(一)招生简章 (第一期) 聚焦: 1、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辅助PE-TLIF及减压技术 2、脊柱疼痛(颈腰痛)超声微创诊疗技术 3、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新技术 (二)组织机构 同济大学医学院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 上海十院-建工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中心 (三)培训信息 一、培训时间、地点 地点:中国上海 时间:2020年3月27日- 4月3日 二、培训内容 1、脊柱(术后)疼痛的检查、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 2、脊柱(术后)疼痛的内镜诊疗技术; 3、脊柱(术后)疼痛的微创及开放手术; 4、脊柱(术后)疼痛神经调控技术; 5、脊柱(术后)疼痛射线引导下颈椎、胸椎、腰椎注射及射频调控治疗; 6、脊柱(术后)疼痛的超声引导下颈椎、胸椎、腰椎注射及射频调控治疗; 7、脊柱(术后)疼痛的药物镇痛技术; 8、脊柱(术后)疼痛的康复、理疗、中医、手法、针灸、健康宣教; 9、脊柱(术后)疼痛的心理治疗和评估; 10、脊柱(术后)疼痛的鉴别诊断和骨内科治疗(风湿、代谢、骨质疏松、神经性等); 11、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辅助椎减压和PE-TLIF技术; 12、颈椎疾病的个性化牵引治疗方案。 三、课程安排 四、培训班安排及费用 1、培训班为期7天,拟招收5-6名学员,每位学员拟收培训费用:6000元/人,开具统一事业单位发票; 2、2020年拟开展培训班四期,分别在3月份、6月份、9月份及11月份中下旬,第一期拟在3月28日-4月3日; 3、为学员提供7天的午餐; 4、差旅费及食宿费用自理,负责统一安排。 五、联系方式 倪海键:13585588025 陈 佳:17301794819 叶利根:13917203932 电子邮箱:13917203932@163.com 微信二维码: (四)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介绍 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He’s-TCSE,He’s Two-Channel Spinal Endoscope)是由贺石生教授与冠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脊柱内镜系统,它采用独特的主、副工作通道设计,可以相互配合,使脊柱内镜的减压和镜下融合变得更加简便、快速、安全、可靠,带来了脊柱内镜技术的革新。在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的辅助下,脊柱融合的减压、植骨、融合器植入可以达到完全的可视化,确保了内镜下融合的安全、高效。 (五)上海十院-建工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中心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脊柱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脊柱手术也在逐年增长,虽然绝大多数的脊柱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有少数患者在脊柱手术后仍残留有疼痛且严重影响生活。这部分患者由于疾病比较复杂,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进行诊断和治疗,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较好的专门针对脊柱手术后疼痛诊疗中心,因此这类患者往往求治无门而难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建工医院通过紧密协作的方式,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上海十院-建工脊柱手术后疼痛微创诊疗中心,中心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及同济大学医学院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统一管理,专门针对患者脊柱手术后残留疼痛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心专家由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麻醉疼痛科、康复理疗科、超声科、心理科、骨内科(风湿免疫、骨质疏松、代谢、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医师团队组成,对脊柱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紧紧围绕脊柱手术后疼痛开展从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运动理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治疗,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的疼痛,达到最好的疗效。 (六)个性化颈椎牵引疗法 个性化颈椎牵引疗法是由贺石生教授及其团队历经12年在进行了数千例颈椎病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深入研究和研发而成的。为了解决颈椎牵引治疗存在的问题,达到颈椎牵引安全、有效、简便、家用、可调节角度、个性化设计目的,贺石生教授自2004年便开始研究个性化颈椎牵引疗法并设计了个性化颈椎牵引器,于2006年8月申报专利“一种可调角度颈椎牵引器”(专利号:200620045076);2007年9进行了改进,申报专利“改进型可调角度颈椎牵引器”(专利号:200720074436)。历经10版改进后于2012年6月设计定型了第三代的可调角度便携式家用颈椎牵引器。并于2014年至2015年间在三家医院进行了144例患者的临床试验,可调角度颈椎牵引器于2016年8月获得了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为个性化颈椎牵引疗法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颈椎牵引疗法是一套以颈椎牵引为主的颈椎疾病保守治疗及颈椎健康管理方法,它包括颈椎病的诊断、设定个性化的颈椎牵引方案、颈椎病家庭牵引疗法的跟踪随访、颈椎健康指导等,是迄今为止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最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培训费用:6000元/人,开具统一事业单位发票